催化燃烧有哪些催化剂,rco催化燃烧催化剂,催化燃烧是借助催化剂在低温下(200~400℃)下,实现对有机物的完全氧化,因此,能耗少,操作简便,安全,净化效率高,在有机废气特别是回收价值不大的有机废气净化方面,比如化工,喷漆、绝缘材料、漆包线、涂料生产等行业应用较广。
蓄热式催化燃烧法,简称RCO,又叫催化燃烧,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化设备。
一、催化燃烧法几乎适用于所有排放烃类苯类等等臭味化合物的工业生产过程,如:涂装、印刷、机电、家电、制鞋、塑料、化工行业、有机化学品合成、合成制药、合成树脂、汽车、摩托车、“三苯”废气、自行车行业、机械、船舶、家电、家具、建材等行业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废气处理,催化燃烧适用不同浓度、不同风量废气处理。
二、蓄热式催化燃烧(RCO)系统组成:RCO催化分解装置由预处理装置、预热装置、催化燃烧装置、防爆装置组成。
1、废气预处理:为了避免催化剂床层的堵塞和催化剂中毒,废气在进入床层之前必须进行预处理,以除去废气中的粉尘、液滴及催化剂的毒物。
2、预热装置:预热装置包括废气预热装置和催化剂燃烧器预热装置,因为催化剂都有一个催化活性温度,对催化燃烧来说称催化剂起燃温度,必须使废气和床层的温度达到起燃温度才能进行催化燃烧,因此,必须设置预热装置。但对于排出的废气本身温度就较高的场合,如漆包线、绝缘材料、烤漆等烘干排气,温度可达300℃以上,则不必设置预热装置。
3、催化燃烧装置:一般采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反应器的设计按规范进行,应便于操作,维修方便,便于装卸催化剂。
4、防爆装置:为膜片泄压防爆,安装在主机的顶部,当设备运行发生意外事故时,可及时裂开泄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在催化燃烧过程中,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同时催化剂表面---有吸附作用,使反应物分子富集于表面提高了反应速率,加快了反应的进行。借助催化剂可使有机废气在较低的起燃温度条件下,发生无焰燃烧,并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同时放出大量热能。在空速较高,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有机废气的燃烧反应转化率接近100%,表明该催化剂的活性较高。催化剂的活性分诱导活化、稳定、衰老失活3个阶段,有一定的使用限期,工业上使用催化剂的寿命一般在2年以上。使用期的长短与---活性结构的稳定性有关,而稳定性取决于耐热、抗毒的能力。对催化燃烧所用催化剂则要求具有较高的耐热和抗毒的性能。有机废气的催化燃烧一般不会在很严格的操作条件下进行,这是由于废气的浓度、流量、成分等往往不稳定,因此要求催化剂具有较宽的操作条件适应性。催化燃烧工艺的操作空速较大,气流对催化剂的冲击力较强,同时由于床层温度会升降,造成热胀冷缩,易使催化剂载体破裂,因而催化剂要具有较大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抗热胀冷缩性能。
催化燃烧设备适合处理高温、高浓度、连续性产生的有机废气,而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催化低温分解,预热时间短,能耗低,催化剂使用寿命长,,净化率高达975以上。在运行过程中可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设备运行稳定,检修系统配备完善,操作维修非常方便。
催化燃烧设备工作原理是将有机废气直接引入催化燃烧装置,开始阶段通过电加热器将其温度升高至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废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分解后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放热和热交换所需的热量达到平衡,在无需电加热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平衡处理掉高浓度有机废气。
催化燃烧设备处理的催化分解法已经成为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气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治理喷涂行业、油墨印刷行业在烘干过程中排出的高浓度有机废气。因烘干排出废气温度和有机物浓度都较高,对分解和热量回收有利,减少了设备投资和运转费用。
本装置工艺流程为:预处理——吸附浓缩——解吸脱附——催化燃烧的工艺流程。
系统由4个活性炭吸附箱(3用1备),1个催化燃烧床构成,将各条生产线中的所有排气管合并连接引至净化设备,各个支管上安装一只手动调节阀,配比例调节;废气经收集汇总后送入集气箱,再将废气送入干式过滤器,干式过滤器能更为精细的去除废气中的粉尘,从而避免活性炭微孔被堵塞,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周期,活性炭吸附器接近饱和时,系统将自动切换到备用活性炭吸附箱(此时饱和活性炭吸附箱停止吸附操作),然后用热气流对饱和活性炭吸附箱进行解吸脱附,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脱附下来。